关于发达经济体不平等现象的十个事实
01描绘不平等的数据在数字时代仍然稀缺
用于追踪收入和财富不平等的标准方法面临严重的跨国、跨时间可比性的问题。家庭调查为展现社会经济不平等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来源,但在衡量不平等尤其是顶层不平等时面临着诸多局限。家庭调查显示收入最高1%的欧洲人税前年均收入约为22万欧元,这比用税收和国民账户数据计算的34万欧元低了60%。
行政税收数据提供了更好的估计,但也有局限。原因在于各国税制不同,对财政收入的定义也因国家或政策变迁而异。
国民账户分配(DINA)方法力求在一个统一概念的框架中对国民收入和财富的总量进行分配,以解决现有不平等数据源的局限性问题。DINA的估算是基于税收、调查和国民账户的系统组合,并考虑了可能的逃税数据。
尽管衡量不平等的方法取得了进展,但描绘不平等的数据仍然十分稀缺。
02在历史性下降之后,各国收入不平等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不同速度加剧
调查、税收和国民账户数据显示,在经历了历史性下降之后,大多数发达经济体的收入不平等自20世纪80年代起一直在加剧。在20世纪初,最富有的1%西欧人和北美人占据国民收入的17-20%。这一数值在70、80年代下降到8%,到21世纪10年代后期又回到了10.5-20%。其他发达经济体(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也遵循着大致相似的轨迹。
图1 各国收入不平等在历史性下降后以不同速度加剧
来源:Chancel(2019)
20世纪中叶,发达经济体的不平等出现历史性下降主要是由于两次世界大战、1929年危机和去殖民化进程所导致的资本收入下降。
1980年起,底层收入分配在欧洲和美国出现了分化。1980-2017年间,美国底层50%人群的收入份额从20%锐减至12.5%,顶层1%则从近10%上升到20%。欧洲顶层1%的收入增速远不及美国,而底部50%的份额也保持在相对高的水平。这表明政策和机构变革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
沪ICP备14015572号-6 | 网安备案号:沪公安网备31010602004461号
沪ICP备14015572号-6
网安备案号:沪公安网备310106020044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