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融的积极信号与隐忧 | 第一财经金融条件指数(YFCI)月报

刘昕 2020-08-12 10:10:13
7月的新增社融与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均不及预期,但年内新增社融总量并不弱,应该说能够较好地满足决策层对于新增社融规模的要求。

下载报告全文

 

8月11日,人民银行公布7月金融统计数据:7月新增社融达到1.69万亿元,其中新增人民币贷款1.02万亿元;社融存量增速与M2增速分别为12.9%及10.7%。

7月的新增社融与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均不及预期,但年内新增社融总量并不弱,应该说能够较好地满足决策层对于新增社融规模的要求。根据人行行长易纲6月18日在陆家嘴论坛上的讲话,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的预期规模为20万亿元,全年社融的预期增量将超过30万亿元,而截至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总量已达到13.3万亿元,新增社融总量已达到22.5万亿元,应该说完成今年全年的预期目标无忧。

除社融和M2在总量上保持稳健外,其结构上也释放出正面信号,主要体现在社融中的直接融资比例增加、M1与M2的“剪刀差”收窄以及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增速回升。

年内的社融走势也存在一些隐忧。一方面是今年以来的债券融资大幅依赖于政府债券,在目前货币政策讲究“精准滴灌”而总量政策缺位的情况下,下半年企业融资规模能否回升仍存疑问。另一方面,中国金融条件存在过快收紧的风险。

根据第一财经研究院所发布的中国金融条件月度指数数据,7月指数回升至-1的位置,自6月以来已连续2个月指数回升,回升幅度达到0.5。金融条件指数在疫情前后经历了“V型”走势,意味着伴随着复工复产的开展,中国整体的金融条件也有所收紧。虽然中国在此次疫情中整体表现出色,并尽早地实现了复工复产,但考虑到此次疫情对一些行业及消费行为会产生更为深远的破坏性影响,因此过快地收紧金融条件有可能会伤害未来的经济动能。

微信图片_20200812100941.png

微信图片_20200812100945.png

中国金融条件指数

由第一财经研究院自主编制,是一个衡量中国融资条件、融资可得性以及宏观金融松紧程度的综合指标,以期为观察中国宏观金融环境提供新的视角和度量工具。